禪藝詩道
- 詳細內容
- 點擊數:74984
禪、藝、詩、道
◆禪—甘露講堂 承天樹藝
「甘露講堂」位於造福觀音鶴山廣場下方,氣象開闊,居高臨下,可俯瞰全寺景觀,四十多年前開山住持上傳下慶老和尚便是以這裏做為講經說法的發源地。眾所周知,以藝術弘揚佛法是老和尚一生最大的心願,因此闢地講經之初,他就有著不同於一般人的理想與使命感,正如《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所言「悲體戒雷震,慈意妙大雲,澍甘露法雨,滅除煩惱焰」。以「甘露講堂」做為和南寺的精神源頭,為現代人打造一處富涵生活智慧的心靈桃花源,就是看中此處飽含了天地萬相的藝術氣息,是深具法味的道場。
活潑、自在、充滿生機,是禪行者獨特的風格。來到和南寺這方化外寶殿,可以篩一壺月光,舀一瓢海潮聲,承接天地所施予的一切,日昇月出,奉天運行。和南寺開山住持上傳下慶老和尚的師父,是民國三十六年渡海來台的高僧上廣下欽上人,廣師少年時投泉州承天寺出家,出家之後,專志苦修,食人所不食,為人所不為,長坐不臥,一心念佛,曾率上傳下慶老和尚等四位弟子於「日月洞」隱居修行,上傳下慶老和尚為廣師渡海來台的首位大弟子,得廣師真傳心法後,即四處雲遊,乃覓得台灣東部花蓮山海間,此一承天運行之靈山淨地,上廣下欽上人曾來此駐錫四次,為紀念師德,銘記此「以心印心」的禪門宗風,待和南寺重建落成後,「甘露講堂」前的杜鵑坡地將命名為「承天」。
◆藝—七大顯眾藝 匯歸如來藏
生命的頂峰境界,源自清淨的本性後,能有一番真實的歷練,顯現於外,是回歸其自我精神的實現與宇宙大愛的結合。人類精神領域的七大因子「地、水、火、風、空、見、識」,並非普通物象,而是恆處於你我之間,躍動於生命之流的七大因子,也是大千世界背後所含藏的密因,七大清淨本然,周偏法界,隨眾生的心緒而產生種種差別。
《華嚴經》中云:「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如來藏為一切眾生的本體,故可謂「一切眾生是如來藏」,一切眾生的煩惱軀體中,都隱藏本來清淨的如來法身。如來藏雖覆藏於煩惱中,卻不為煩惱所污,具足本來絕對清淨而永遠不變之本性。經論中常以如來藏緣起的思想闡明人之迷、悟對立的意義,而真身如來是人人都有的祕密花園,生活中唯有以清淨心為出發點,進入藝術的堂奧,或可一窺其萬千風姿。在瞬息萬變的藍色星球,只有妙明真心是常住不滅的,七大因子匯歸和南寺鶴山廣場,將重現生機蓬勃的藝術新浪潮。
◆詩—詩階草徑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和南寺是一座以禪為修行心法、以藝術的美感闡揚覺者教育的道場。為了強化兼具宗教與藝術氣息,有別於一般寺廟的獨特性,此次和南寺修建,值得一提的是「大毘盧檀場」,構思將收錄國內外優秀詩人的原創佳作,包括印度前總統阿布杜.卡藍所著《我的花園在微笑》、《原鄉的欖仁樹》、《海洋的相遇》等詩文,和南寺釋道一方丈為聖嚴法師而寫的《天地一真僧》,以及世界百位詩人的「和平詩鈔」都將入列,屆時這些詩篇將刻鑄在巨石陣上,成為地球上首創之巨石詩集,永久聳立於「禪、藝、詩、道」之「大毘盧檀場」,只要來到和南寺,沿著朝山之路漫步,拾階而上,便能飽覽名家翩翩詩情。
走過詩階草徑,「甘露講堂」內,映入眼簾的將是當代美術大家結合宗教意涵,與美學構圖的新禪畫,禪坐、讀經、聆聽海潮音,顯示「藝」與「道」合的最高境界。
◆道—妄盡還源 菩提大道 朝山之路
在太平洋海風的滌洗慰撫下,入寺禮佛,緩步於深幽的青青石徑,穿過兩旁高聳的福木,經過地藏殿,來到散發剛勁英姿,造型優雅的山門,佇立山門下,向內合十朝禮,以虔誠之心走向大雄寶殿。大殿裡供奉的正是上傳下慶大禪師畢生心力所成就的三尊銅佛金身。和南寺將首度打破四十年來的格局,於寺中展開的新工程,打造一道從左側新入口通達山門前,通往大殿的「菩提大道」。
和南寺三十多年來,為了增進僧眾的信念,提昇信眾的信仰層次與精神內涵,每年農曆十月三日是造福觀音開光紀念日,皆舉辦朝山禮佛暨水陸大法會,不僅接引了廣大的信眾進入佛門,同時也為佛教帶來了朝氣,使佛教走向人群、走向社會。朝山是佛教徒懺除業障或發心還願的禮佛儀式,為了表示求道的虔誠,常以三步一拜、九步一跪的方式朝禮聖境。
「不發菩提心,無以成佛道」,因此應發菩提心,建造更便利的道路,將自山門旁的槭樹林,經法輪橋,來到一條自禪林幽靜處的菜園、果樹園修建而出,若蟠龍蜿蜒大道,直上雲天的「朝山大道」。巍峨的山徑,正如人們心靈趣向頂峰的不懈追求。讓信眾從山下拜到山上,從娑婆拜到淨土,從污穢拜到清淨,拜到三十年來庇佑東海太平洋蒼生的造福觀音座前。「造福觀音」漁人稱「月光菩薩」,東海空軍健兒則尊之為「空行母」,夜晚,一道柔美的光芒總自山坡上升起,令浩瀚太平洋的漁舟找到歸鄉之路,那是造福觀音慈悲的光芒,照亮你我心中的朝山之路。
三十多年來慈眼護念著芸芸眾生,以無邊的宗教信仰力播下每一個朝山拜佛的功德種子,最終必能開花結果。